納米粒子(又稱團簇、超微粒、超小粒子、量子點等)一般是指尺寸在1nm到100nm之間的粒子,是出在原子簇和宏觀物體交界的過濾區(qū)域,從通常的關于微觀和宏觀的觀點看,這樣的系統(tǒng)既非典型的微觀系統(tǒng)也非典型的宏觀系統(tǒng),是一種典型的介觀系統(tǒng)。它具有一系列新異的物理化學特性,涉及到體相材料中所忽略的或根本不具有的基本物理化學問題。而納米材料實際是由許多納料粒子組成的,納米材料成為物理、化學、材料以及生物學科的重點研究領域。
羥基磷灰石是脊椎動物骨和齒的主要無機成分(占人體骨組成的70%-90%),結構亦非常接近,與動物組成的相容性良好,無生物毒性,因此可以廣泛用作生物硬組織的修復和替換材料,如口腔種植、牙槽脊增高等,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生物活性陶瓷材料。由于羥基磷灰石獨特的多孔骨架結構與生物體的相容性,還可以作為藥物的載體。而對用化學沉淀法制備羥基磷灰石粉體,在壓片放入馬弗爐中煅燒,然后再用原子力顯微鏡研究段稍后的表面形貌,顆粒的大小隨煅燒的溫度和時間的變化規(guī)律。
從afm原子力顯微鏡圖像中可以觀察到樣品表面的真實表面形貌(表面起伏情況微觀結構等),確定樣品中顆粒實際的大小。并可從原子力顯微鏡的觀測結果中分析可得,羥基磷灰石顆粒的平均尺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趨勢。印證了afm原子力顯微鏡在納米尺寸、分子水平上是先進的測試工具之一,真真正正被應用于各科學領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