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力顯微鏡案例分享之利用AFM原子力顯微鏡研究單個氣溶膠顆粒

 新聞資訊     |      2022-12-05 13:50:30

原子力顯微鏡案例分享之利用AFM原子力顯微鏡研究單個氣溶膠顆粒:海洋會向大氣釋放巨量的氣溶膠。它們選擇性地吸收太陽輻射,參與云團的成核,進而影響全球的氣候和環(huán)境。給了更好地理解氣溶膠的作用,科學家需要有合適的工具,對單個氣溶膠顆粒進行亞微米級別的表征。基本的一點是,科學家需要知道,這些氣溶膠是以什么狀態(tài)存在的,氣態(tài)、液態(tài)、抑或是固態(tài)?


原子力顯微鏡.jpg


通過原子力顯微鏡,愛荷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不同種類的海洋氣溶膠,其中包含無機鹽顆粒,有機酸顆粒,以及糖類顆粒。

他們將不同種類氣溶膠沉積在硅片上,使用輕敲模式進行掃描。原子力顯微鏡的高分辨率能夠精確地測定氣溶膠的形貌參數(shù)。測試在配套的濕度樣品腔中進行,可以在測試過程中保持已知、穩(wěn)定的濕度環(huán)境。形貌測試之后,科學家通過afm原子力顯微鏡力曲線測量了顆粒的粘彈性性質(zhì)。力曲線所提供的納米力學信息可以用確定這些顆粒的物態(tài)。

原子力顯微鏡結(jié)果表明,顆粒的形貌和物態(tài)之間存在相關性。因此,僅僅通過形貌測試,就可以半定量地辨別顆粒的狀態(tài)。這提供了一種快速鑒別氣溶膠顆粒的新方法。